餐厅营销:奇葩反被奇葩误
以为是满满的噱头与创意,到顾客那儿传递的信号除了一时的好奇,剩下的就是满满的无语。除了一时间蹿上各大网站首页,这类餐厅在运营一段时间后更多是销声匿迹。餐厅那些不消停的奇葩营销,你醉了吗?

餐饮业已进入全面竞争的时代。为了能成功“上头条”,餐饮界也是蛮拼的,各种噱头此起彼伏。沈阳的“比基尼粥店”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可谓成功“上头条”,20位比基尼美女和几名肌肉男化身服务员,让顾客大饱眼福的同时,也为餐饮界提供了大把话题与素材。


用身体“搏出位”,低俗噱头适得其反

利用美女、帅哥来招揽顾客的营销手法现在基本已见怪不怪了,无论哪行哪业都喜欢用这招。在餐饮界则多出现在餐厅开业、服务员选拔、菜品器皿选择等方面。


2012年,南京一家餐馆开业,一个“洋妞”在硕大的餐盘里上演“秀色可餐”的行为艺术;2013年1月,南京一饭店以“人体彩绘”秀招揽顾客;今年520期间,武汉一蛋糕店同样用“人体彩绘”的噱头吸引众多顾客围观。


其实在当下开放的时代,这些在影视剧里都到处可见,也不足为奇。但是餐厅作为男女老少都会前往的地方,冷不丁地被各种比基尼、裸女裸男包围,这合适吗?试想,顾客怎么放心让自己的另一半或者老人孩子到这样的餐厅吃饭?这样影响社会和谐的事儿还是赶紧撤下的好。


用另类“抢头条”,奇葩创意过犹不及

血浆饮料、粪便造型食物、“马桶”餐盘、吸血鬼主题餐厅、厕所主题餐厅,这些曾经风靡过的营销案例,至今依旧在中国大陆很好存活的似乎不多,但有。


为什么此类主题的经营案例,成功的概率相对较低?简言之,因为它挑战的是人们的心理底线。作为新生事物,可以体验新鲜,但成为“回头客”却有难度,毕竟人类的餐饮活动也是暗含自然属性的选择,“本能”这个事不好克服。


对着“厕所”吃饭,即使食材和“卫生间”无关,但这种器皿上的“象形”也会让人产生生理反射。这类餐厅火一阵没有问题,毕竟年轻人愿意尝鲜,但真正体验过后的评价却仁者见仁。


(文章来源:餐饮老板内参  整合编辑:嘟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