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FC内部人员深刻反思:KFC为何没有执行力?

本文出自一个KFC某经理人之手,深刻反映了一线管理人员对KFC内部庞大的管理系统的看法,文章涉及的观点值得众多企业思考与学习。



前几天和我一个KFC区经理的朋友一起吃饭,他聊起最近KFC的管理人员执行力缺失。

KFC一直以来都有很强的管理团队,是因为企业的培训做的相当好,但是当现在全国的店数突破2500家,竟然也会出现执行力不足的状况。

所谓执行力,就是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地执行。每个环节都要有执行力。


执行力是一个心态问题。心态的变化带来思想的变化,然后提升了团队的执行力。其实不是KFC的执行力出了问题,而是管理人员的心态出了问题。

管理组中有人说:老板不相信我,不信任我。做的真没劲!(老板泛指比餐厅经理职级高的人员)对这个问题老板和员工都要检讨。

管理人员每天上班,面对值班和一大堆的电脑作业,累得要死。老板一来,就这不好,那不好,骂上一通,再安排一大堆的改进行动,管理人员写行动计划都要写死。试问,怎么出来执行力呢?


管理人员发愁的是行动计划怎么写,事情怎么做,而不是去做企业最重要的事情!

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?就是做好营运!让你的顾客满意!

在物价不断上调的今天,KFC也不断地上调价格,在获得利润的同时,也使到价格的竞争力缺失。顾客在付出高价的同时,也对服务的要求得更高!

但是管理组并没有找对自己的方向,导致把时间花错了地方,只重视细节,不重视目标!这样顾客就没得到他期望的服务。之后不再来,餐厅的营业额就开始下跌。

老板一看马上紧张,要求做更多的事情,结果管理组更忙,顾客流失的更厉害。于是形成了一个怪圈,造成恶性循环。


在此过程中,管理人员没有被辅导正确地做重要的事,只是做被交待的细节的事,并没有带来什么帮助,最后还是被骂的更惨。于是管理组心态开始变差。

我在百胜工作了10年,非常了解管理组的心态,市场经理、营运经理只知道高高在上,关心自己的蓝筹,怎么知道下面的痛苦?


这是一个良性循环:企业关心员工——员工关心顾客——顾客对企业忠诚。

反之,就是恶性的。员工没被关心,心怀郁闷,就不会主动思考,只会得过且过。

管理就是做最重要的事情,当找不到方向,时时都要上级主管交待时,管理人员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。


用一句经典的话说:只告诉我,我会忘记,展示给我,我会记住,让我参与,我会理解。所以,只传达而没有鼓励思考,也是管理组没有执行力的重点之一。

什么是自动自发,就是主动发现问题,思考问题,解决问题。对复杂的事情要查找原因,查找原因的原因,查找原因的原因的原因。如果都由每月来一两次的老板来找问题,而不是最熟悉餐厅的管理人员来找,来解决,这是行不通的。

企业必须具备解码能力,将高端愿望解码成执行细节。

欧莱雅原来不是高端品牌,购买兰寇后,形象马上提升上去了;但美国人没有认为它是美国品牌,购买了露华浓后,成为了混血儿,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;后来认识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,进军中国,收购了羽西和小护士,中国化进程加速了。

欧莱雅的执行力:KPI哲学。K是Keep,遵照、遵守的意思;P是Performance,表现、执行的意思;I是Indicator,是指标的意思。其含义是一切作为表现均按照预先的指令行使。


KFC也有KPI。每次会议前餐厅经理做一堆的报表,开一天的报告,再写一堆的行动计划,回到餐厅后往抽屉一扔,这事就这样结了。

真正要做的并没有做,真正老板要管的人并没管好,如果都按写好的行动计划去做这些重要的事情(假设行动计划是正确的方向),那餐厅的执行力是不是加强了呢?因为结果变好了。

KFC在餐厅成长的同时,机构也开始臃肿,据我所知,本省会的总公司因为面积不够已经搬迁了好几次。

公司人一多,就开始官僚化,就坐在隔壁,还E-MAIL来E-MAIL去,打开电脑一看,都是几十上百个邮件,光看邮件就去掉一个上午,回邮件再去掉一个下午,回完拍拍屁股可以回家了,哪有时间去做走动式管理。

执行力首要在于员工的士气。建议主管及老板们到生产现场等地方关心一下基层员工,感同身受他们的处境。要多鼓励而不是多责骂。


公司的文化是什么?文化应该是高层的期望、员工的思想和实际的表现三个圆圈重合的部分。大家都说为客疯狂,餐厅人员说为客疯狂是对的,老板们则是为员工疯狂。

去做让员工开心的事,去改善员工的生活,真正去了解和关心他们,这一切才会开始改变,才有真正的执行力。


文:佚名  来源:餐饮邦